杭州市律师协会主办 《杭州律师》欢迎投稿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专业委员会
培训信息
律师培训
业务交流
法律文苑
下载中心
热门文章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业务研究 > 业务交流
移动互联网时代,青年律师如何抢抓机遇?
来源:泽厚所 何向阳 发表时间:2015-03-10 浏览:7355 分享:

  互联网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进入中国,经过20余年来,历经门户、WEB2.0和移动互联网三个发展阶段。前两个阶段尚属于PC互联网时代,虽说也对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但要说产生全方位的革命性影响,还是自2012年始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之后。PC时代,要查询、收发信息,一定要去单位、家里或什么地儿找台电脑,即使身边携带了手提电脑,也往往受制于有没有WIFI、WIFI的信号好不好。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手一台智能手机就是电脑,或借助WIFI或凭籍4G,随时随地交流、收发信息,随时随地记录生活、工作中的点点滴滴,随时随地对公共事件发表意见等等。每个人都是信息中心、信息节点。微信等社交网络的发展,每个人依据其兴趣爱好、特长、职业、营生、宗教信仰、政治倾向、成长与学习经历等的不同,可以形成自己的数个社群。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更容易种植、培育和形成自己的网络“田产”(资产)。由于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交网络中,信息传递的即时性、互动性更强,各个不同社群又有特定社会关系为基础,群友和“用户”的粘性更高,但成本相对更低。

  一、突破了“老中医”限制。

  律师职业与中医有类似之处。老律师跟老中医一样,更容易获得客户和业务。传统环境下,因为主要靠熟人之间的口耳相传,传播效率低,律师打出牌子需要“熬”时间、“熬”资历。但移动互联网带来的超强传播效率,使得那些够勤奋、有绝活的青年律师也能尽快冒出头来,打出牌子、“混”出名声的时间大大缩短。有些适合在线提供或完成的律师业务,老律师可能还干不过青年律师。

  二、获取注意力的成本更低。

  大牌律师、名律师与青年律师的外在区别主要是获取的“眼球”量不同。“眼球”的获取需要时间、精力的投入,也需要财力。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青年律师只要勤奋一些,利用社交网络平台进行传播,为自己赚取“眼球”的金钱成本大大降低。

  三、个人学习、研究、工作成果展示等与积累网络资产紧密结合。

  在互联网时代,一个想有所作为的人,需要积累自己的网络资产。网络资产的重要性可能不低于房产、汽车等这些实体资产。从某种角度而言,青年律师积累网络资产可能要比拥有房产、汽车等实体资产要容易、要快。青年律师结合自己的特长、兴趣,选准专业方向,利用网站、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可以把自己在特定专业上的学习、研究和实践与积累网络资产紧密融合,甚至直接提供部分的在线服务,这样一来,青年律师的成长空间拓展了,发展将更快。

  那么,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青年律师具体要怎么做才能抓住机遇呢?

  一是要专注专注再专注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律师要不被埋没在信息的海洋中,必须要有极其突出鲜明的识别特征。这个识别特征就是有垂直深度的专业化,而且专业化要落实到单个法律服务产品级,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仅仅落到专业领域或产业领域级。产品不聚焦就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律师要敢于只做一个单品,譬如你曾经是公司业务领域的,在移动互联网平台上,你不妨专注于“股份期权制度”这一个品种或其他单品;再比如热衷于经济犯罪辩护,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你不妨专注于“非法集资犯罪辩护”这一个品种或其他单品。要敢于只做一个单品,而且要做就要做到这个品类的市场第一。只有这样做,才能真正给“用户”带来利益,“用户”才能成为“粉丝”,有粘合度高的粉丝,自己才可能有回报。移动互联网对律师专业化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对律师专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又将大大有利于促进律师的专业化。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信息节点,每个律师都能够在移动互联网平台上形成自己的品牌,种出一块自己的“网络自留地”。因此,移动互联网时代,实实在在给青年律师创造了屌丝逆袭(笔者注:不是贬义。)的机会。

  二是要运用好微信公众订阅号等社群媒体

  互联网的去中心化已经消灭了权威,消灭了信息不对称。信息结构变得高度扁平化。新的社会化媒体推平了一切,传播速度大爆发,信息的扩散得以百倍、千倍的增长,频繁出现了一夜成名的案例。譬如最近柴静的《穹顶之下》短短两天就换来2亿次的点击量,社会化媒体的传播能力实在惊人!律师建立自媒体是让自己成为互联网的信息节点,让信息流速更快。做自媒体是内容战略。律师做内容运营要遵循有用、情感和互动的思路,绝对以“产品”为中心,只发对特定群体之受众有实际用处的信息,避免信息过载。什么是有实际用处的信息?譬如你开办了一个专注于遗产继承的法律服务自媒体,你发送的信息针对人们的实际需求、能为人们在遗产继承方面遇到的困惑和问题,提供清晰的解答和有效的解决方案,那么这种信息就是有实际用处的信息。当然,偶尔可以有些宏观但有行业高度的文章。有实际用处的信息最好大多是高质量的原创文章,即使是转载的文章也要精挑细选。在内容问题解决好之后,则要努力学习微博、微信等的五花八门的推广、营销套路。律师自媒体要注意增强“信息”互动性,每个信息都要有个性化的情感输出,要引导“用户”来进一步参与,分享扩散。产品定位清晰,即使开始的时候未必马上带来足够数量的关注、“用户”和“粉丝”,但因为跟自己的专业学习研究和自己的实务工作密切结合,看到自己的学习思考成果、工作过程被记录,内容逐渐丰厚起来,相信会很有成就感。假以时日,必定能集聚一批稳定的“眼球”,有足够量的“眼球”,就会有回报。

  三是要铭记不忘、切实贯彻“口碑为王”的理念

  传统上,律师与客户之间建立与维持联系,主要就是依赖口碑。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口碑”对律师而言显得更为重要。互联网思维就是口碑为王。其实在过去选择产品或服务,我们一直也是通过朋友或专家的口碑推荐来做购买决策。但传统的口碑传播场景,速度很慢,很容易断裂,传播到更大的圈子就中断了。在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的平台中,人和人之间的信息连接变得特别扁平,信息传播速度提升千百倍。从以前的按月、天到现在的按分、秒来计算了。过去,信息引爆的路径必须现有核心媒体的广泛报道,才有社会的热议。然而到了今天,一条信息的引爆往往先有公众的热议,接着才有媒体的跟进和放大。互联网信息是去中心化的传播,通过社会化媒体,每个人都是信息节点,都有可能成为信息领袖。信息对称让用户用脚投票的能力大大增强。一个产品或一个服务好不好,自己吹牛不算数了,大家说了算;好消息或坏消息,大家很快就可以通过社交网络分享。信息的公平对等特性,也使网络公共空间具备了极强的舆论自净能力,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因此,移动互联网对于律师的“口碑”也有双重的影响:一方面是让律师有条件更快更有效更广泛地积累口碑,另一方面是律师的事业发展更依赖口碑,必须更为重视口碑。

  移动互联网将对律师的执业模式、律师与律所的关系、律所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法律服务市场的格局等等产生变更性的影响。相信这场变革将给青年律师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也相信青年律师会成为这场变革的主力军!

[ 下载本页  |  打印  |  关闭 ]  
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编委会 | 工作信箱 | 管理登录
浙ICP备1404240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4171号
主办单位:杭州市律师协会        技术支持:创搏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