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律师协会主办 《杭州律师》欢迎投稿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专业委员会
培训信息
律师培训
业务交流
法律文苑
下载中心
热门文章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业务研究 > 朝花夕拾
不负生命里穿梭而过的光阴
来源:金道所 赵青航 发表时间:2019-07-15 浏览:8368 分享:


                                               

    《周易》有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读书阅世,养心明德。
    曾有人说,阅读是一种依赖机缘与悟性的个人行为。的确,读书不一定非要拔高到信念、理想、人生这样的高度,它更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不读书,就像今天少喝了一杯茶,或是睡觉前忘记了刷牙,会让人有那么一点难受。这种对阅读的需求已经脱离了急功近利,回到了生命需要。
    只是,在现代社会,很多人都感到无暇读书。人们真已繁忙至此吗?若是真忙,且忙得有意义,无奈抽不出大块时间去阅读,不妨尝试一下大文豪欧阳修提出的“三上”读书法——马上、枕上和厕上。王利明教授解读道,欧阳修的“三上”读书法看似不雅,但教会我们的却是一种珍惜光阴、见缝插针的读书方法,在今天仍然适用,即挤出点滴时间读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达到日积月累的效果。

                                               

    法律人应读何书?
    关于这一问题,早在80多年前的民国时期,杰出的法学教育家孙晓楼博士就表达过:“我们研究法律的学生,至少于法律学以外的各种科学,都有些相当的涉猎,其中比较最重要的,要推经济学、心理学、论理学哲学、历史学、生物学、人类学、伦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几门;我的所以名之为基本科目,因为这几种科目,应当在未进法律学校之前修习,学生没有修习以上的几种课程,那么将来进了法律学校后,一定不配研究种种关于以上各课所发生的法律问题,便不配在现代做一个完善的法律学生。”自叹,惭愧有余,勤奋不足。
    当然,还有不少人认为通过互联网、微信、微博等渠道也可获得即时所需的知识,无须再以“展卷阅读”这种仪式化的方式求知。其实,这些以网络盛载的碎片化知识是不成体系的,是断断续续的,它们无法持续地传递深刻、缜密的法律思想。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拉伦茨的《法学方法论》、卡多佐的《司法过程的性质》、苏力的《法治及其本土资源》等法学经典,只有以白底黑字的书籍这种庄重的形式展现,方能捧卷以细细品读,亲触人类法律思想的脉搏。

                                               

    与大家分享几段读书的体味与经历。
    读书,得以深化自己的觉悟。去年最后几天,我阅读了孙笑侠教授的新著《法门穿行》,书里有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高贵的灵魂处理凡俗的法务”。这句话包括了法学世俗与超然的双重属性,也涵盖了法学教育中职业技能与职业伦理的双重要求。我们法律人在做人与做事上,要有所分离,有所对照。每天处理凡俗法务的法官和律师之所以没有成为凡俗、庸俗之人,就是因为他在用高贵的灵魂处理凡俗的法务。这种“高贵”是靠法律人的职业伦理来奠定的,也靠职业道德规范来约束的。所以,法律人要坚持那些必须坚持的东西,才能保持自己的品格。比如,无愧于心的良知、天下为公的责任、 刚正不阿的气节、坚忍不拔的意志、开阔包容的心胸、谦逊质朴的为人、荣辱不惊的态度。
    读书,可以梳理作者的思想。最近在学习张文显教授的系列论著,看到张老师于1984年在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访学期间写的一篇小文《美国:诉讼社会》,给我的启发很大。何谓“诉讼社会”?它的表现是:人人都在告状,到处都有官司,诉讼就像“流行病”一样到处蔓延。张老师继续介绍美国的情况,为我们解读美国律师界。美国虽然是个“诉讼社会”,但普通人却不知道怎样才能胜诉,甚至不知道怎样诉讼。美国法律的特点或是极其繁杂琐碎,或是模棱两可,可作多种解释。前一特点使人们必须到浩如烟海的法条和判例中去寻找最适用于自己的法条或判例。这要求人们非常熟悉法律文献。后一特点使人们必须去琢磨法律的实际含义,从多重意义中作出合理选择。这要求人们了解立法背景、法与法、法与政策的关系,还要会进行法律推理,懂得法律原理和法律哲学。而普通人是很难达到这些要求的。于是,人们不得不付出极高的费用聘请律师去打官司。这就形 成了“There’s more to lawyers than to law”(美国律师协会 ABA Journal 的封面题词)的局面。与这种局面相适应,美国存在着一个以诉讼为职业的有近百万人的社会阶层——律师界。30年后,张老师又作《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之间的中国法院——诉讼社会的中国法院》一文。因为,此时的中国社会超乎人们预想地提前进入了“诉讼社会”。
    读书,便有了与书的缘分。例如,2009年刚进大学时,我就听说了大名鼎鼎的贺卫方教授和他的《法边馀墨》。那时,他是敏感人物,这是本敏感的书。学了两三年法律后,见到贺老师,岁月在他的发痕上留下了足迹。当时,他依然“被敏感”,而我早已从班主任家里借出《法边馀墨》,是第一版。为了长久地“占有”这本书,在一个昏暗的傍晚,复印店里,我一页页地复印,带回寝室通宵读。大学毕业旅游时,我又带上这本厚厚的复印版,纵然装订得简陋,但不影响我在高铁上再次尽情地读着。后来去了香港读书,常在各大图书馆里邂逅他的书。一日他来香港中文大学举办讲座,大家热议《法边馀墨》,还有学生找他在书上签名——书已是又黄又旧。不久后,我购得《法边馀墨》的最新版,触摸厚重的深灰色封面的那一刻,深感,时光易逝,经典永载。
    读书,还能获得日常难以寻觅的感悟。十年前读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书中描绘的企业史的跌宕起伏与企业家命运的反复无常,愈发让我意识到个人相比于他所属时代的渺小,但奋进拼搏后,便可无愧于自己。如此,这本书给了我一个信念:若有恒心,便仍可改变自己,有机会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时代。日后,在读他的“大败局”系列时,这般体悟与感受更加鲜明与强烈。读余华的《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浓重的现实感——仅看标题——扑面而来。“区域之间的不平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个人生活的不平衡,最后连梦想都不平衡了”这几个字,赫然印在书的封面上。封面的上方,是高楼林立;封下方,是破矮低旧。那么,当社会面目全非,当梦想失去平衡,我们还能认识自己吗?
    可见,读书是世上最公平的事之一了,人人皆可读,没人会拦,也没有任何门槛。

                                               

    不久前,我关注了“书与远方”这个话题。友人说,书是人类积累下来的、大量的、成文的知识成果,它可以是小说,可以是戏剧,可以是任何你青睐的、由衷的,并点亮自己的文本。而所谓的远方,它其实象征着不是走出去,而是一种成长。
    是的,如果把书看成划水的浆,把远方看作成长的彼岸,你才会往那个想要的方向越来越近,并在最后抵达彼岸的时候,回过头,与周围所有的伙伴说一句:我从来没有辜负任何一天从我生命里穿梭而过的光阴。

[ 下载本页  |  打印  |  关闭 ]  
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编委会 | 工作信箱 | 管理登录
浙ICP备1404240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4171号
主办单位:杭州市律师协会        技术支持:创搏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