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律师协会主办 《杭州律师》欢迎投稿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律协动态
律所动态
区县市动态
各区市县
(共444条信息) 上城区
(共268条信息) 拱墅区
(共250条信息) 西湖区
(共52条信息) 滨江区
(共4条信息) 钱塘区
(共25条信息) 临平区
(共94条信息) 萧山区
(共169条信息) 余杭区
(共118条信息) 富阳区
(共54条信息) 临安区
(共8条信息) 建德市
(共46条信息) 桐庐县
(共49条信息) 淳安县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业内动态 > 区县市动态
江干区司法局以“一园两团”法律服务为引领打造新杭州人幸福港湾
来源:市律协江干联络处 发表时间:2013-04-07 浏览:3071 分享:


    江干区位于杭州城市建设主战场,当前外来务工人员42万,占全区人口的58.4%,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近年来,江干区司法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回应外来务工人员的法律诉求,立足辖区实际探索构建“一园两团”模式,大力开展法律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主要做法

    1、注重“供”与“求”的互动,俯下身子听建议。

    一是招募“普法信息跟踪调查志愿者”40人次,均为江干区各行各业的外来务工人员,以电话、座谈、QQ群等方式,追踪了解他们“近期生活中遇到法律难题”、“需要哪方面的法律知识和维权帮助”、“喜欢以何种形式接受普法教育”等信息,目前共收回意见建议83条;二是充分发挥区法律援助中心的渠道作用,由于当前90%以上的案件均涉及外来务工人员,因此,通过定期分析、研判案件类型及12348咨询内容,掌握了他们维权瓶颈和法律短板的第一手数据和资料,精准定位了他们“直观浅显、实用专业”的法律需求,适时调整了“法律供养”方式,催生了市级重点普法项目“钱江新城法治汇·法治文化体验园”(以下简称“法治汇”)、 江干区“工友律师顾问团”和“首席普法员”团队的“一园两团”外来务工人员法律服务模式。

    2、注重“上”与“下”的联动,优势整合搭台子。

    “法治汇”是杭州市首个集“政务中心、商务中心和市民中心”三心合一和融“法制宣传、法律服务、法治体验”三元汇聚的普法点,在成立过程中,杭州市依普办充分发挥大普法格局优势,按照“市依普办总协调、江干区牵头组织、市属有关单位分工协作”的总体思路,成立工作指导协调小组,囊括了市、区、街道三级共10家单位。这种“上下联动”模式,在具体运作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是“一呼百应”。“法治汇”成立4个月来,项目各方坚持常态宣传服务和集中宣传服务结合,合作开展“法治宣传月”、“服务新杭州人”主题活动26场次,并充分考虑区域特点,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减免门票”、“免费听课”、“免费借阅”等优先服务。二是“一台多用”。充分利用现有平台,突出法治元素和法治氛围,各部门按照职能,如Do嘟城工商所推出“消费者权益日小工商人在行动”,杭图依托“文澜大讲堂”开设“法制讲坛”,不搞重复建设另铺摊子。三是“一果多享”。各部门统筹兼顾、协调运作,努力使钱江新城的“法治之旅”成效最大化,不仅共享了项目合作成果,也提升了服务水平。

    3、注重“专”与“群”的结合,打造队伍选苗子。

    围绕“专家+草根”、“专职+兼职”的思路,在经验丰富、热心公益的律师和法律工作者,以及俞德坤、高宏、俞关祥等多名“草根调解明星”、“金牌和事佬”中,挑选“工友律师顾问团”和“首席普法员”团队的优秀苗子。前者专注于专业维权,由6名成员组成,常年免费、定期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法律咨询、协助申请法律援助,减免代理费用等。后者有30名成员,专注于法制宣传和人民调解,深入各企业、工地、“草根之家”开办法制讲座、审核劳务合同、调解各类纠纷,并在春节期间民工返乡和回城高峰期,在九堡客运中心、劳务市场、市民中心参与专场活动。

    4、注重“投入”与“产出”的效益,规范管理压担子。

    坚持“政府购买、公益补充”,加强经费保障和管理。“法治汇”投入经费11.3万元,制作“法言法语”道旗60杆,“法治汇”Logo 15处,在48个漂流书亭和8个楼宇书吧投入图书720册;每年投入5万元作为“首席普法员”讲座授课费,按照800元/人/年的顾问费标准落实“工友律师顾问团”成员补贴,对于区法律援助中心的值班律师,则按照200元/人/天的标准落实补贴,法律援助专项经费据实足额保障。

    在确保投入的同时,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法律效益”的三位一体,通过健全制度,严格规范管理。一是落实考核机制,把外来务工人员法制教育列入全区各部门、街镇普法考核,与其它工作同部署、同实施、同检查,运用政府考核手段提高主动性、积极性。二是建立法律援助值班制度和“四个当日”制度,统一服务标准、形象标示和窗口设置,做好《工作日志》记录,所有的援助案件做到“窗口当日受理、领导当日审批、案件当日指派、律师当日介入”,群众可当场进行打分和反馈。三是落实奖惩激励机制,区司法局每季度对上述工作进行核查,每年对优秀的法律服务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对不合格的予以撤换,如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通报批评,并将结果计入年审。

    二、取得成效

    “一园两团”法律服务工作推动以来,江干区共发放《法律援助案例汇编》和《新杭州人法律服务指南》2000余本,开展服务“新杭州人”专场普法活动10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8万余份,受众约10万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1、发挥“润滑剂”作用,满足了外来务工人员的法律需求。“按需供法”、“一线供法”的法律服务模式,扭转了过去外来务工人员“学法烦、维权难”的观念,通过各类宣传活动,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养成了“有问题找律师”、“有问题打热线”的习惯。2012年,江干区法律援助中心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94件,接待来电来访群众咨询6052人次,分别比2011年上升了105%、103%,其中,有90%均为外来务工人员,为他们挽回了经济损失482.21万元,收到锦旗11面,在接受区政协民主评议时获得充分肯定。

    2、发挥“解压阀”作用,化解了外来务工人员的矛盾纠纷。2012年,为外来务工人员追讨工资56.7万元,调处劳动纠纷案件1117件,人身伤害纠纷584件,妥善调处了“杭州湾建筑集团工人意外死亡”、“三官塘火灾善后”等突发性事件。在各类重大敏感时期,外来务工人员未发生非正常上访、未发生赴京上访、未发生极端恶性事件和政治敏感事件。

    3、发挥“融合剂”作用,促进了外来务工人员与企业的共融。通过各类活动,外来务工人员的法治意识、主人翁意识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打工者”成为江干区各企业中层以上的骨干力量,占比为73%。江干区参与“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的企业也由2008年的845家上升为2012年的1167家,工资协议覆盖率94%,职代会覆盖率100%。

 

 

[ 下载本页  |  打印  |  关闭 ]  
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编委会 | 工作信箱 | 管理登录
浙ICP备1404240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4171号
主办单位:杭州市律师协会        技术支持:创搏网络